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藝術品修護任務 LOGO

偵查遺留的線索科學檢測

首頁/ 偵查遺留的線索/ 科學檢測案例/ 玫瑰花
返回列表
:::
李石樵1908 - 1995
Li Shih-Chiao
玫瑰花(局部)
Roses(detail)

1980

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

38 x 45.5 cm

修護前對照圖
修護後對照圖
鐵元素分布圖可以清楚辨別〈玫瑰花〉下層還有另一幅靜物畫的構圖 (線繪圖製圖:陳于文)
透過現代科技提供的科學檢測方法與設備,我們不僅能更精準地評估文物受損情況,達到更適切的修護成果,同時也能深入了解文物的組成,進而預測文物劣化的風險。

〈玫瑰花〉畫作的底層也隱藏了另一幅構圖。透過掃描式X射線螢光光譜分析儀(MA-XRF)所繪製出的元素分佈圖,可以辨識出下層還有另一幅靜物畫的構圖,是以逆時針90 度的方向繪製。紅外線攝影也清楚顯示,在靜物畫的右下角有「1977.8 石樵」的落款,由此可判斷靜物畫也是李石樵本人的作品,後來被〈玫瑰花〉一作所覆蓋。

此外,元素分布圖也提供了繪製〈玫瑰花〉所使用的顏料與構圖修改資訊。例如,紅玫瑰是由鎘紅(Chrome red) 打底, 再以更鮮艷的朱砂(Cinnabar)繪製細節,而黃玫瑰則使用主成分為鉻酸鉛的鉻黃類(Chrome yellow)顏料。右上角的一朵紅玫瑰下方還隱藏著被覆蓋掉的黃玫瑰,透過顯微鏡觀察,還可以看到些微露出的鉻黃顏料。

然而,鉻黃存在著變色變暗的風險,其中一項導因便是由於過度的紫外線與光照,因此,適度限制這幅畫作的光照時間,以及規範所使用的展示照明燈具,便是這幅畫作非常重要的保存維護策略之一。

玫瑰花
元素分布圖
從元素分布狀況可以判斷①紅玫瑰由鎘紅(硒、鎘)打底,②硃砂(硫化汞)描繪細節,③黃玫瑰則是以鉻黃(鉻酸鉛)繪製。
紅玫瑰由鎘紅(硒、鎘)打底
硃砂(硫化汞)描繪細節
黃玫瑰則是以鉻黃(鉻酸鉛)繪製
從右上角的紅玫瑰邊緣仍可看到被覆蓋的黃玫瑰顏料露出
從右上角的紅玫瑰邊緣仍可看到被覆蓋的黃玫瑰顏料露出。
執行團隊:郭江宋繪畫修復工作室 / 計畫主持人郭江宋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