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藝術品修護任務 LOGO

喚回遺失的色彩館藏修護案例

首頁/ 喚回遺失的色彩/ 決策與倫理的對話 / 草書鵝群書
返回列表
:::
林朝英1739 - 1816
Lin Chao-Ying
草書鵝群書
Copy of “Flock of Geese” in Cursive Script

1815

書法 Calligraphy

31x568 cm

修護前狀況

本件作品為林朝英較為罕見的草書手卷,書寫於1815年。過去前人於重裱過程中,曾發生錯誤拼接,導致文字順序錯誤。
在本次修護中,依據專家學者的考證結果,參照書法釋文及書畫格式,結合光學檢測技術,對畫心進行了重新拼貼,復原原始應有的畫面,恢復了真實的歷史訊息。

本次修護的重點包括比對釋文內容,確定畫心的正確拼接位置,並進行重新裝裱。
同時,為避免畫心紙張厚薄不均而再次產生摺痕,把卷前的姓名印章及卷尾的封官職印章從畫心紙上小心揭除,並以挖鑲方式重新回貼於新製作的卷尾紙上。回貼的印章位置按照書法格式,卷尾封官職印章置於上方,卷前姓名印章置於下方,並重新裝裱製作成手卷格式。

作品修護前手卷裝裱格式為「小鑲手卷之套邊手卷格式」
作品修護前手卷裝裱格式為「小鑲手卷之套邊手卷格式」
修護前透光攝影
修護前紫外線攝影
修護前側光攝影
作品修護前為畫心裁切成九段,未依原文接續裱褙有誤狀況,以下是分段圖示
手卷書法作品分段位置(共分接九段)
手卷書法作品分段位置
手卷書法作品分段位置
手卷書法作品依釋文原有的排序位置
第1段與第9段前後位置為原位,中段接續位置順序應為:第5段→第8段→第2段→第6段→第7段→第3段→第4段
手卷書法作品依釋文原有的排序位置
手卷書法作品依釋文原有的排序位置
側面光攝影,能清楚看到印章紙層貼附於畫心之上的紙層厚度陰影
側面光攝影,能清楚看到印章紙層貼附於畫心之上的紙層厚度陰影
透光攝影,清晰可見印章紙層貼附畫心紙層之上
透光攝影,清晰可見印章紙層貼附畫心紙層之上,且有蟲蛀洞。紙張翻摺狀況與畫心紙層狀況不同
推測此印章原位不在此處,應為前人修復所黏貼
作品劣化狀況
作品劣化狀況
側面光下基底材皺折與折痕顯著,局部有翻折及分層的狀況,表面也有異物附著
作品劣化狀況
透過背面光源可以看到作品有許多破洞、缺失與蟲蝕,並且經前一手修復補貼
作品劣化狀況
紫外光下畫面黴斑、褐斑產生螢光反應
作品劣化狀況
多處有附著物、污漬

修護過程

使用橡皮擦粉末進行表面除塵
使用橡皮擦粉末進行表面除塵
手術刀尖小心挑除髒污及異物
手術刀尖小心挑除髒污及異物
以動物膠進行媒材加固
以動物膠進行媒材加固
淡化褐斑及漬痕
淡化褐斑及漬痕
揭除覆背紙
揭除覆背紙
清洗畫心劣化之酸性物質
清洗畫心劣化之酸性物質
將各段命紙揭除,並重新小托命紙
將各段命紙揭除,並重新小托命紙
將各段畫心調整成正確順序並黏貼
將各段畫心調整成正確順序並黏貼
在缺失處背面補紙
在缺失處背面補紙
補紙缺失處進行全色
補紙缺失處進行全色

修護前後對比

正面光
修護前對照圖
修護後對照圖
修護前
修護後
側面光
修護前對照圖
修護後對照圖
修護前
修護後
執行團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物保存維護研究發展中心 / 計畫主持人張元鳳
返回列表
Go To Top